陈旺欉
2011-12-03 15:40:43   来源:   点击:

    (1925年5月13日,台湾宜兰市~2006年3月19日,台湾宜兰市)宜兰本地歌仔艺人与传承者。公学校毕业後,在中药店、碾米厂等地工作,後来学习木工。约17岁时,本地歌仔子弟团「壮三班」中的旦角被徵调从军,在林炉香(1994年薪传奖得主)等人劝诱下,陈旺欉跟随黄茂琳(老婆琳,为陈三如的学生),学习《山伯英台》、《吕蒙正》、《什细记》。之後又与叶赞生(陈旺欉的小舅,1985年薪传奖得主)向陆登科(亦是陈三如的学生)学习台步及唱腔,造就他日後有名的「驶目尾」功夫,奠定深厚的旦角身段基础,并学得解签诗的技艺。1941年太平洋战争後,日本政府对戏剧演出控制更为严格,「壮三班」仍在各地表演,甚至应邀慰劳官方徵调来劳动的工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受邀到各地参与神明诞辰、阵头表演等,为增加演出剧目,请来邱木春说歌仔戏的剧情,如《黑白蛇》、《秦世美反奸》、《白罗衣》等,并将班名改为「壮三凉乐团」,除了宜兰地区,也到澳底、瑞芳、九份等地演出。32岁左眼失明,暂时退出舞台,後在叶赞生协助下装了义眼才复出。1975年,与叶赞生两人在罗东公园的演出大为轰动,引来各地的邀约。1981 年参加台北「民间剧场」的演出,引起学界的重视,陈旺欉也开始薪传工作,1989年获得民族艺术薪传奖。1990年起在宜兰商职的「地方戏曲社」任教,1993年被吴沙国中、兰阳戏剧团聘为指导老师。为长期推广本地歌仔,他在1995年招收一班女弟子,以其担任庙祝的「三圣宫」为基地,成立「壮三新凉乐团」。2005年获颁第一届「宜兰文化奖」。

    陈旺欉原本以旦角出名,但为了传承,他认真揣摩生角、三花、老婆等其他行当的表演。做为一个本地歌仔的演出者,他精确掌握本地歌仔重视身段、眼神和手势,与大量音乐搭配的特质;做为传承者,他能示范每个行当的动作,并且有满腹的曲词。口述出版《山伯英台》、《吕蒙正》、《什细记》本地歌仔的剧本,也有身段与剧目的影音资料纪录,是本地歌仔延续的关键人物。

    除了本地歌仔外,陈旺欉还曾演出北管戏与答嘴鼓。曾担任北管子弟团宜兰暨集堂的副团长,并且粉墨登场,答嘴鼓则是由陈健铭串连台湾俚语,由其演出,颇受好评。

    中文关键字: 陈旺欉 , 宜兰 , 本地歌仔 , 歌仔戏 , 演员

    英文关键字Chen Wang-Cong , I-Lan, Bun-de-gua-a , Taiwanese Opera , actor

    参考资料

    1. 陈进传等。 2000。《宜兰本地歌仔:陈旺欉生命纪实》。台北: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
    2. 张文义。1996。〈陈旺欉先生访谈录——宜兰庶民生活口述史料系列之十一〉。《宜兰文献》24:83-110。
    3. 詹秋芬。1994。〈歌仔生命的守护神——陈旺欉〉。《兰阳民族艺术薪传录》上篇:100-116。宜兰:宜兰县立文化中心。
    4. 走读宜兰。http://mookyilan.ilccb.gov.tw/modules/xcgal/displayimage.php?album=28&pos=21&pid=311。
    5. 国家文化资料库。http://nrch.cca.gov.tw/

    延伸阅读

    1. 陈旺欉。1998。《陈旺欉宜兰本地歌仔剧目选粹》。台北: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录影资料)。
    2. 陈旺欉。1998。《陈旺欉的基本动作与精采身段》。台北: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录影资料)。
    3. 陈进传等。 2000。《宜兰本地歌仔:陈旺欉生命纪实》。台北: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
    4. 张文义。1996。〈陈旺欉先生访谈录—宜兰庶民生活口述史料系列之十一〉。《宜兰文献》24:83-110。
    5. 詹秋芬。1994。〈歌仔生命的守护神—陈旺欉〉。《兰阳民族艺术薪传录》上篇:100-116。宜兰:宜兰县立文化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陈元正
下一篇: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