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曲艺知识 > 雾中迷宫

雾中迷宫
2011-12-03 15:50:16   来源:   点击:

    由「差事剧团」於2002年推出的帐篷剧。该剧的主题在探讨一个荒废後的车站,来了一群戏班子,他们打算在废墟城镇的一座被火焚烧过後的戏院中,搬演一出和一名在政治案件中被枪决的剧作家相关的戏码。不料,许许多多梦幻的意象和事件接续发生,甚而出现了古巴革命时的「格拉玛号」。

    编导锺乔,於青年时代开始诗的创作。一九八○年代,投身社运行列,并任职於当时颇受社会各界重视的《人间杂志》。九○年代初期,开始在台湾及亚洲地区进行民众戏剧的活动。於是,在偶然机会下,得以和日本「野战之月」剧团的樱井大造导演相识,经其引介,将帐蓬剧的形式引进台湾剧场界。

    《雾中迷宫》一剧融合现实与想像。创作过程颇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马奎斯名作:《百年孤寂》的影响。称作魔幻写实野外剧场。魔幻的目的并非在剧场中营造一种印象,藉以吸引观众好奇的目光;相反地,它在亲近表相世界之外的真实。

    这样的真实,不免让人产生巨大的孤独感。这孤独感是被排拒在主流价值观以外的民众,以不同肤色、性别、语言、眼神,传承与认知交融编织起来的…。因此,运用诗的创作手法,在剧场中塑造一种超越现实的幻想时空,是帐篷剧的独特表现风格。在帐篷这个随时都与野地环境搏斗的空间里,人的形影与灵魂,有了一种魔幻的色彩。

    本剧由两条轴线交织而成。其中之一发生於记忆的时空,叙述一个剧作家在遥远年代中被枪决後,遗留於火烧剧院中的密码剧本。另一轴线,叙述从想像时空带来的革命信息与身影。

    帐篷交融着现实与想像。当时空被拉向尽头时,我们将发现地上的孤独如此巨大,因而有人转向地下的幻想世界。

    《雾中迷宫》曾在台北华山艺文特区的广场搭帐蓬演出。而後受邀参加澳门艺穗节,在一废弃的越战难民营中演出,创造剧场的另类空间、文本、视觉及互动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年剧运动
下一篇:静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