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作文 > 成长的烦恼作文教案

成长的烦恼作文教案
2009-02-22 15:33:37   来源:   点击:

    成长的烦恼作文教案

    作文教学案例:成长的烦恼
    本学期第二次作文活动是“成长中的烦恼”。此次活动采用了唐山市丰润区高启山针对十册第二单元写作教学,把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设计。
    活动一开始,我让学生先回忆、整理一下生活中曾经发生过哪些让自己烦恼的事情,然后以小标题的形式简单地列清单。任务布置下去以后,从学生的表情来看,他们对这项活动不大感兴趣。问及原因,学生说觉得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也没觉得有过什么烦恼。几个一起实验的老师也说:“这些孩子没心没肺的,哪有什么烦恼呀?”我却不以为然,说:“怎么可能?难道他们就从来没有哭过?没有愁过?”正在我们争论的时候,一个学生进来送作业了。我叫住他,问:“你有过烦恼吗”“没有!”他很干脆地回答。“长这么大,你就没有哭过?”“哭过。”“为什么哭?”“我爸打我了。”“为什么打你?”“我不完成作业就出去玩了。”“那你当时怎么想?”“我恨他!”“哄”的一下,大家都笑起来。我也被他的憨直逗笑了。“还想什么了?”我笑着追问他。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当时我就想:等我长大了不养着他。”大家听了笑得更欢了。
    跟学生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是有心情糟糕的时候的。可为什么一时想不起来呢?是不是觉得这些事情都是不应该说不值得提的?思考过后,我决定先不着急让他们列清单了,就像谈话那样,先启开他们尘封的往事。
    作文课上,我先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一下:你哭过吗?恨过吗?生过气吗?心烦过吗?……这样简单的问话引起了学生很多的回忆,话题逐渐多起来,一时之间,课堂上议论纷纷。看时机到了,我放手让他们自由结合小组,在小组里把自己的烦恼事说一说。这样一来,学生心中尘封的往事被翻了出来,情感的闸门也被打开了……
    交流过后,我又提出让他们列清单的要求,这次他们都不再皱眉,而是很快地完成了。
    习作的素材有了,如何才能写出来呢?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写成文章,而是让他们看着自己的清单先进行回忆、比较、筛选:哪件事是你记忆最深刻的?为什么?想好了,用着重号标出来。接下来,再认真回忆这件事的具体情节:你为什么烦恼?哪些情景至今都让你无法忘怀?想好了之后,就将这些最重要的环节整理成一个片段。
    因为先激发情感再整理片段,学生写起来觉得特别轻松,课堂上非常安静,只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嚓嚓声。我轻轻地挪动脚步巡视,看到大多学生都一挥而就,三四百字的短文半节课就写完了。
    学生写的片段收上来之后,我开始认真阅读、整理、分析。
    从习作的内容来看,大多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而且在习作中,学生心中的委屈、愤怒、无奈等糟糕的心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引起学生烦恼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后边数据是在相关情况在全班所占的比例):
    1 与弟弟妹妹发生冲突时,感觉父母处理欠公平,或者感觉自己受到冷落。(25.49%)
    2 与伙伴发生矛盾。(17.65%)
    3 父母不民主,不能理解孩子,致使合理要求被拒绝,自己的愿望达不到。(15.69%)
    4 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做错了事情而被父母或老师责骂。(11.76%)
    5 被别人冤枉。(9.8%)
    6 失去自己喜欢的人或者物。(7.84%)
    7 因失败而懊恼。(3.92%)
    8 做错事说错话而后悔不已。(3.92%)
    9 因自身的缺陷而烦恼。(1.96%)
    10遇见不讲理的人而受委屈。(1.96%)
    不难看出,学生的烦恼大多来自人际交往。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习惯以自己为中心,所以,宽容和谦让的态度都非常欠缺。看来,现在的小学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可以说,活动开展到这里,从完成习作的角度来讲,是比较成功的,但是本次活动的目的还远没有达到。接下来,我又开始让学生搜集资料、想对策:如果再次遇到类似的烦恼,我们该如何面对或者如何解决呢?请写出让自己摆脱烦恼的“小妙方”。
    刚开始时,学生不屑于去搜集资料,大多是凭自己的经验写出了解决方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找一个替代品宣泄一番;以牙还牙,武力制服等等。看着他们真实的心理活动,我觉得,开个主题队会是非常必要的。在召开主题队会之前,我再次强调:大家到各种书籍、报纸、网站上去搜集一些相关的文章读一读,或者询问一下父母、姐姐哥哥,看看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
    一周后,我召开了主题队会:做个快乐的孩子
    队会上,针对总结出的十大类烦恼,学生开始分组讨论解决的办法。对来自其他方面的烦恼,他们倒是也能正确面对。大多数学生同意伙伴们介绍的换位思考的方法,觉得如果站在父母、老师、朋友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就能够互相理解,糟糕的心情也会随之减轻。对于5――10中的情况,学生提供了很多的资料,有的说可以通过宣泄情感法解除烦恼。如大哭、跑步、找伙伴倾诉……还有的说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糟糕的心情。如听音乐、看电视、读笑话、出去散步……可是惟独对小弟弟小妹妹的无理取闹,有很多人不能忍受。我引导说:“是你的玩具娃娃重要呢,还是弟弟妹妹的快乐重要?是小花猫重要还是小妹妹重要?”但是我的劝说并不能说服他们。一个女孩子大声说:“我告诉你们个最有效的办法吧!你把他打服了,他就听你的了。我一连打了我小弟弟三次,他才服了!”她这么一讲,马上就有人在下边点头或应和着表示赞同。看着这几个对弟弟妹妹深恶痛绝的小家伙们,我苦笑着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听着他们诉说的事例,确实“苦大仇深”的。这时,一个文静的女孩子站起身来,说:“我给大家读这么一段话吧。”然后她柔声读起来:“宽容,不等于软弱……”声音一起,教师里渐渐静下来,“……谁都不愿意吃亏,可谁又都不喜欢和爱沾光的人在一起做朋友……”等她读完坐下后,教室里自发地响起了掌声。我很感谢写这篇文章的人,也很感谢搜集到这篇文章又对文章理解得这么透彻的孩子。文章中哲理性的论述、朗读者冷静清晰的声音深深得打动了孩子们的心。原先还嚷嚷着要以“武力镇压”的几个学生此时也安静下来。沉默一会儿后,有学生站起身来讲道:“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如果有大人在,他们还会故伎重演。我觉得,我们得真让他们服了才行。”“那就哄着他们!哄顺了就行了!”“要是哄不顺怎么办呢?”唉!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始点。
    学生仅仅认识到对弟弟妹妹动武力不对,还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怎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呢?除去让孩子们学会宽容之外,还可以告诉孩子们该如何想、怎样做呢?课堂上又冷清下来。我想:这样不行,必须从根本上找原因。
    “同学们,现在我们想想:家长为什么都向着小孩子呢?他们是不疼爱你们吗?”
    学生思考一会儿后,回答:“应该是嫌小孩子闹得慌,所以不希望我们和小孩子发生争执,希望我们能够让着点,这样可以安静点。”“因为他们小啊,哪有向着大的的?”“爱面子呗!我让着那些来做客的小孩子,显得我们家有礼貌啊。”……
    “那么,现在我们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家长,如果遇上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做?结果会怎么样?”
    开始,还有学生坚持家长要“公平”处理,可是渐渐地发现,这样公平处理后的结果,似乎不是很理想。
    讨论中,学生脑子里的“委屈”似乎消减了,我顺势再问:“作为家里的小主人,作为一个年龄大点的孩子,如果再遇上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家长处理好这些事情呢?”
    这个问题抛出后,一些孩子思考后回答:“不和他硬碰硬,和他斗智。”“惹不起就躲开他,离他远一点。”“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他看不到的的地方,不让他翻到。”“就让着他点。其实我们也不会失去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把征服他作为验证自己能力的机会。看看能不能真让他心服口服。”……
    当然,学生们虽然在这节课上针对相关的情况,找到了是自己快乐起来的办法,他们未必就真的能够做到。因为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过,至少,他们还是自己找到了使自己快乐起来的一种办法。
    队会结束了,我让大家把搜集到的资料和讨论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张贴到了专栏里。我希望,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再慢慢去品味。
    我无法验证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是不是真正有了收获,因为教育的成效不是一时就呈现出来的。不过,在他们给唐山小朋友评改《后悔的事》的作文回复里,我竟然找到了几处这次活动的痕迹:他们不经意间就引用了这次活动中学到的一些内容。
    “宽容不是软弱。希望你今后能够学会宽容。”“告诉你,原来我也这样。现在我明白了,朋友之间要多迁就一些。你从她的角度想一想,心里就不会这么生气了。”“以后心情再不好的时候,就听听自己喜欢的歌。这样心里会好受些。”……
    上面这些,是学生写给对方小朋友的回复语。语言虽然不多,但是,字字是情。在开导别人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教育。
    评析:让写作为学习和生活服务,让写作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工具,让写作切实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是我们所从事的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本次教学,虽然也以教材的安排为切入点,但是,教师将教材的“习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之后,单纯的“习作”教育目标便发生了变化,习作成了活动的重要准备过程,也促进了“探究”、“交流”活动的开展。
    在准备中,教师细致的引导,引发了学生对已有情感经验的体会和表达;老师引导针对自己习作所表达出来的消极情感体验的排除而安排的“探究活动”又成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发生了变化,从而快乐起来。这使得本次“作文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因为学生的习作有了活动背景,是一种有用的东西,“尘封”和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习作成了自然的、想积极做好的事情,学生的习作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较高质量。
    应该指出的一点是:代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处在一种“问题解决状态”——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教师的目标预设总是处在“距离状态”,而教师始终在维拉进这种距离做着努力,对学生做着积极的引导,最后收到了好的教育效果。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实现了从学生的实际入手来实施教育这样一种理念。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如何把预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代老师的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案例。

相关热词搜索:成长的烦恼作文教案 成长的烦恼作文

上一篇:成长的烦恼作文结尾
下一篇:成长的烦恼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