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棚
2011-12-04 21:58:02   来源:   点击:

    紧邻陆地的海床,由海岸线向外海延伸至水深约200公尺处。大陆棚的宽度不一,从数公里到500公里左右,平均宽度约75公里,高低起伏不大,平均坡度仅有千分之一。大陆棚表层倾斜度自海岸附近向外缘逐渐增大,约在200公尺处,坡度明显增加,此处称为棚界或棚裂,其下进入大陆斜坡的领域。

    大陆棚上多有沉积物,靠近陆地的内棚以现代沉积物为主,大多是现代河流传输到沿岸的细粒泥沙;而远离陆地的外棚以更新世晚期河流沉积物为主,颗粒较粗,常有粗砂和砾石。在约1.5万年前,全球的海平面比现今约低140公尺,使大部分的大陆棚露出水面成为陆地,并发育成河谷地形。之後进入间冰期,海平面上升,淹没了陆地的边缘,使大陆棚再度沉入海底。有些大陆棚保留了许多原来陆地上的地形与面貌。因此,今日大陆棚的形成与海平面的升降、地壳的变动有关。

    台湾周边海底深度呈现不对称分布的特徵,北部及西部海底深度介於60公尺至140公尺之间,呈现宽阔的大陆棚。而西南部及东部海底深度大都介於1,000公尺至4,000公尺之间,以深海盆地为主,呈现狭窄的大陆棚。台湾北部的东海大陆棚分布广阔,海床平坦少有显着的海底地形(如侵蚀水道),紧邻台湾北部海岸的东海大陆棚宽约230公里,其宽度向东北逐渐增加,东海大陆棚的棚裂水深约120公尺,反映出1.5万年前的海水面下降。随後海平面上升,约在7,000年前达到最高峰,向陆地前进的海岸线已到达今日的福建海岸,在过去的5,000年中,海平面的升降没有大幅度的变化,上升海平面的水位大致维持当时的状况,持续至今。源於福建与台湾北部小型河流的全新世沉积物,由於量少无法完全覆盖更新世晚期的沉积物,这些未经覆盖的更新世晚期沉积物,残留在现今海床表层,成为残留沉积物,其特性类似世界上其他大陆棚上的残留沉积物。

    台湾海峡大陆棚并未展现典型大陆棚的特徵,没有明显的大陆棚裂。从海床水深分布及地形特徵而言,不具有大西洋型或太平洋型的大陆棚特徵,主要反映了区域性的弧陆碰撞作用。台湾造山带的隆起,经风化侵蚀後产生大量的沉积物,由河流向西输送,堆积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造山带之间的前陆盆地,由上新世晚期到现今,源自台湾造山带的沉积物堆积成一个向东增厚的沉积岩体,其顶部岩层即成为大部分的台湾海峡大陆棚。由区域地质构造及沉积作用之观点,台湾海峡大陆棚可视为前陆盆地大陆棚,为非典型的大陆棚。

    台湾海峡大陆棚的海底不平坦,高低起伏落差大,形成许多显着的地形地貌,例如云林、彰化外海的彰云砂脊以及澎湖与台南之间的澎湖水道。彰云砂脊为长约65里、宽约15至25公里、高约50公尺的砂体,砂脊延伸方向与海岸平行。澎湖水道则为南北向,长约120公里。研究显示南海的水进入澎湖与台南之间的区域,强盛的水流将海床下切成澎湖水道,侵蚀产生的沉积物向北输送,其中大部分的砂堆积在云林、彰化外海,形成彰云砂脊。残留沉积物亦存在台湾海峡大陆棚的中部。因此,台湾海峡大陆棚的海底地形及沉积物特徵,反应了与现代水文相关的沉积作用,同时经历了更新世晚期冰河期海水面下降及全新世海水面上升的历史演变。

    中文关键字: 棚界 , 晚更新世 , 海平面的升降 , 沈积物

    英文关键字Continental shelf , shelf break , late Pleistocene , sea level changes , sediment

    参考资料

    1. 肯奈特(Kennett, James P.)着,陈民本译。1986。《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台北:国立编译馆。
    2. 周瑞炖。1987。《海洋地质学》。「大学科学丛书」1。台北:联经。
    3. 陈汝勤主编。2001。《高级中学地球科学:上册》。台南:南一书局。
    4. Gross, M. Grant. 1972. Oceanography: a view of the earth.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5. Pinet, Paul R. 1996. Invitation to oceanography. Sudbury: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6. UNEP Shelf Programme. http://www.continentalshelf.org。

    延伸阅读

    1. Yu, Ho-Shing and Yin-Wei Chou. 2001. “Physiographic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helves in north and west of Taiwa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44(8): 696-707.
    2. Yu, Ho-Shing. 2003.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submarine physiographic features in the Taiwan region.”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 21(3-4): 139-153.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洋研究船
下一篇:上里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