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生物知识 > 云南扁萤

云南扁萤
2011-12-05 22:04:02   来源:   点击:

    10.云南扁萤 Lamprigera yunnana (Fairmaire)

    类别:一般种

    分类:鞘翅目(Coleoptera)、菊虎总科(Cantharoidea)、萤科(Lampyridae)

    形态:雄虫体长约15.4-16.2公厘,触角丝状,前胸背板淡褐色略呈半圆形,背板中央黑色,翅鞘黑色,2枚点状发光器。雌虫体长27.6-28.7公厘,外型与幼虫极为相似,但身体为乳白色,翅完全退化,腹部末缘具2枚「C」字形发光器。卵球型,乳黄色,卵径2.3-2.5公厘,是台湾产萤火虫中最大型者。幼虫呈长椭圆形,前胸背板呈半圆形,前胸背板长於中胸背板与後胸背板,前胸背板长为宽的0.7倍,前缘处具2枚透明斑。体背板略向後侧方突出,侧缘具明显的透明纵纹。当身体蜷起,明显突出。体背板中央黑褐色,背中线明显,有些个体不明显。体侧板具黑褐色大型斑块。腹板末节较圆钝,分叉端部较圆。腹部第 8节背板侧缘具2枚乳白色发光器,呈「C」字型。

    生态:成虫发生期为9-11月间,夜行性且发微弱黄绿色光,因此较不容易发现。云南扁萤幼虫有许多的俗名,由外型而言,类似蟑螂者,称为「蟑螂」。且因好吃、食量特大且凶残,称为「残忍型」的萤火虫;特别是Lampyrigera属中一种生长在中南半岛的种类,幼虫体型特大且长,甚至於可将手指环绕,是全世界已知的萤火虫中体型最大者,所以也被称之为「巨萤」。云南扁萤幼虫的胸背板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透明,体扁平,与其它种类的幼虫相较下显得相当的特别。幼虫通常会在地面上活动,捕食地表上的节肢动物或软体动物为食。幼虫的前胸背板较宽,因此其颈部的收缩能力相当好,在捕食时能将头部探入蜗牛壳中取食。幼虫在野外找寻猎物时会发出黄绿色强光,光持续时间长,发光器位於侧面呈「C」字型,所以容易发现。从野外采回的饥饿幼虫,一晚可以捕食5-6枚蜗牛,而且每一枚都吃得乾乾净净的;球蜗(Acusta tourannensis (Souleyet))、扁蜗(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ac))、盾蜗类(Aegista spp.)、台湾山蜗牛(Cyclotus taivanus Adams)等都是捕食对象;台湾产萤科的幼虫中仅发现云南扁萤幼虫会捕食蛞蝓,虽然被捕食的蛞蝓会分泌黏稠的体液,将捕食者层层裹上,但云南扁萤幼虫用力扭转,仍将蛞蝓制服,取食殆尽。另外在野外也曾观察记录幼虫捕食蚯蚓。幼虫吃饱後会躲起来休息,土壤缝隙与落叶层间是其隐藏的好地点,待食物消化完後再行捕食。在萤科幼虫中是食量较大,且较不专一的肉食者。当遇敌害,幼虫有假死行为,其胸背板明显的突出,身体蜷起会行成轮形的链齿,让天敌较不敢靠近。

    附记:交尾後的雌萤会在土堆或落叶间产卵,形成卵堆,卵呈淡乳黄色,雌萤在产完卵後会护在卵上面,将身体蜷曲,以保护卵;如将雌萤移开,其仍会爬回来,因此初步的观察具有护卵的行为。

    撰稿者:何健熔

    图片提供:

    资料库连结:www.tesri.gov.tw

    参考资料

    1. 何健熔、苏宗宏、杨平世。1998。云南扁萤记述。自然保育季刊21:34~39。
    2. 杨平世。1998。火金姑-萤火虫。中华民国自然生态保育协会出版 82页。台北市。
    3. 杨平世主编。1998。营建署国家公园萤火虫生态保育研讨会手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鸡母珠
下一篇:鸡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