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璧
2011-12-02 10:49:04   来源:   点击:

    (1873,台南市中西区~1958,台南市东区)连城璧谱名重裕,字应榴,又字荆玉(注:户籍登记的是「连应榴」),清安平县宁南坊马兵营(注:今台南市中西区)人。生於清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二月三日,卒於民国四十七年(西元1958年)三月八日,享寿八十六岁。

    父亲连得政(西元1834~1895),继承家业「芳兰号」,长於经商而致富。再者,平素乐善好施,而且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光绪十九年(西元1893年), 台南采访局仕绅施士洁(注:西元1856~1922,1876年进士)、许南英(注:西元1855~1917,1890年进士)和蔡国琳(注:西元1843~1909,1882年举人)等人。以连得政「孝友端人,事蹟确凿」,列状上报。於是,台湾巡抚邵友濂(西元1841~1901)奏请表彰。之後,奉准建坊,并入祀「孝悌祠」。

    连城璧自幼聪慧好学,满腹经纶。光绪十八年(西元1892年),考中秀才。西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连得政组织「护台会」,并被推举为会长。西元1895年,「抗日保台战役」激烈展开时,连城璧担任「护台会」秘书。

    日治後,西元1912年,连家祖厝被日本当局徵用,辟为「台南地方法院」厅舍。因此,连城璧对日人深恶痛绝。後来,虽数次被礼聘编纂地方文献,但连城璧仍坚决推辞。并且,设帐授徒,积极传扬中华文化。

    此外,连城璧曾蒐集不少资料,帮助四弟连横(注:西元1878~1936,台湾近代大儒、历史学家及传统汉语诗人)撰写「台湾通史」。

    连城璧长於诗文,喜好吟咏。除了参加「南社」(注:创立於西元1906年。主要社员还有举人蔡国琳、举人罗秀惠((西元1867~1942))、廪生胡殿鹏((西元1869~1933))、廪生赵锺麒((西元1863~1936))、廪生王则修((西元1867~1952))和连横等)外,也是「酉山诗社」(注:创立於西元1920年)的一员。台湾光复後,再加入「延平诗社」(注:创立於西元1951年)。

    连城璧博通经史,并享高寿。在台湾科举人物中,是第二晚辞世者(注:最晚去世的是徐杰夫;西元1873~1959,今嘉义市人,1892年秀才)。  

    中文关键字: 连得政 , 孝悌祠 , 秀才 , 连横 , 南社

    参考资料

    1. 吴毓琪着。《台湾南社研究》。台南市: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
    2. 郑喜夫编撰。《连雅堂先生年谱》。南投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2
    3. 曾乃硕着。《连横传》。南投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9
    4. 林文月着。《青山青史--连雅堂传》。台北市: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
    5. 何培夫着。《台南市古蹟导览 增订三版》。pp.55~56。台南市:台南市政府,2010
    6. 张子文责任编辑。《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市:国家图书馆,2003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邵友濂
下一篇:邵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