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知识 > 郭洸(光)侯事件

郭洸(光)侯事件
2011-12-02 10:49:31   来源:   点击:

    郭洸(光)侯案发生於1844年,是因为拒绝缴纳税粮而引起的事件。清代台湾盛产稻米,官府的徵税也以谷物为主,来支援广东、福建的粮食。後因船运贸易萎缩,政府改赋税折现缴纳现银。但是各地折色银多少,皆由地方官片面决定,往往谷物与时价不同,等於变相加价。1841年台湾因为丰收,谷物过多,加上清英鸦片战争,航道受阻,台湾粮船不能出口,造成米谷滞销,米价不好,台湾士绅呈请酌减仓谷的折色价,台湾道姚莹许之。次年,米谷市价仍贱,民人拟沿去年之例减收,唯台湾知县阎炘态度强硬,并下令催徵、捉人。居於过港仔庄的武生郭光侯为人富有正义感,认为官方的折色银不合理,拒绝交折色,要缴本色,运谷上仓。唯官方百般刁难,以「谷不乾净」,并且罗织郭光侯阴谋反官、举事造反的罪名。1844年郭光侯潜逃到京城告御状,又透过与其同属晋江籍的御史陈庆镛将御状交到皇帝手中,台湾知县阎炘受到革职处分。

    参考资料

    1. 〔★张菼,〈清道光年间郭光侯京控案〉,《台湾文献》,19卷4期〕〔→昌伊苏〕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乡庄组织
下一篇:邹族报复吴凤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