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知识 > 凤鼻头遗址

凤鼻头遗址
2011-12-02 10:54:42   来源:   点击:

    遗址名称:凤鼻头遗址。

    行政隶属:高雄县林园乡龚厝村。

    经纬度:东经120°21’48” 北纬22°30’48”

    所属文化: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凤鼻头类型、凤鼻头文化。

    年代:约6000-200B.P.

    发现简史:

      凤鼻头遗址在1940年以前即为日人金子寿卫男发现;而国分直一於1941年在台湾南部地区做作调查时亦发现这个遗址(国分直一,1941),不过到那时为止,凤鼻头遗址都被称为中坑门遗址。

      1952年坪井清足在第八届太平洋科学会议与第四届与远东史前学会议中以凤鼻头为名提出论文(Tsuboi,1956; 坪井清足着,张衡译,1954)。至此以後的学者多称此遗址为凤鼻头遗址。1960年,林朝棨在此遗址进行调查,发现三个贝塚层(林朝棨,1960)。

      1965年1月8日至2月27日间张光直负责主持由美国耶鲁大学与台湾大学合作的计画,在此地进行发掘工作,在该次发掘工作中发现凤鼻头遗址包含了大坌坑文化/细绳纹红陶文化、泥质红陶群、夹砂红/灰陶群(Chang et al.,1969)。

      1980年黄士强与刘益昌到此地进行调查,在书中(「全省重要史蹟勘查与整修建议」)将凤鼻头遗址分为四个文化层:大坌坑、牛稠子、大湖、茑松文化等(黄士强、刘益昌,1980)。1992-93年刘益昌由於「台湾地区重要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对凤鼻头遗址作了范围调查。1994年刘益昌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所得结果让他重新检视凤鼻头遗址之文化遗物内涵,再修正文化层为: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凤鼻头类型、凤鼻头文化。然而,由於本遗址的范围相当广大,遗址区域内的不同地点有不同的文化相,刘益昌先生认为应当将往後的地查工作着重在不同地点的文化内涵认识,以对於本遗址的各个文化期相有清楚的了解。(刘益昌,1994)。

    重要遗物:

    陶器:绳文陶、彩陶、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磨光黑陶。

    石器:磨制斧锄形器、锛凿形器、矛簇形器、靴形石刀、石刀、玉器。

    其他:骨簇、骨针、骨尖器。

    生态遗留:兽骨、贝。

    重要遗迹:贝塚、墓葬、柱洞。

    文化内涵:

      根据凤鼻头遗址所出土的遗物、聚落型态与生业型态、以及年代资料可以勾勒出一个概括的轮廓:最早期的大坌坑文化时期(约4700-5200B.P.),聚落范围不大且因为文化层厚度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该聚落的居住使用时间并不长。此时期的人主要居住在山顶阶地与山麓缓坡上,部分地区有重渔猎并已具有初期农业的生业情形。

      到了牛稠子文化凤鼻头类型时期(约4700-5200B.P.),聚落范围向缓坡扩张,居住时间也加长。而时间来到凤鼻头文化时期(约4400-3500B.P.),聚落长期居住并从器物组合观察发现当时除了有根茎作物外,也可能已经出现稻米。生业型态是浓、鱼、猎并重,进一步利用海域资於并增加贝类采集的活动(刘益昌,1994)。

    参考资料

    1. Chang, K.-c. and e. al.
    2. 1969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73. Ya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New Haven.
    3. Tsuboi, K.
    4. 1956 Feng-pi-tou: A Prehistoric Site in South Formosa That Yielded Painted and Black Pottery. In Proceeding of the Fourth Far-Eastern Prehistory and the Anthropology Division of the Eigh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Combined pp. 277-302.
    5. 坪井清足着,张衡译
    6. 1954 凤鼻头─台湾南部出土彩文红陶与黑陶之一史前遗址。公论报8月2日:台湾风土182期。
    7. 林朝棨
    8. 1960 台湾西南部之贝塚与其地史学意义。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5/1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鹿寮遗址
下一篇:鹿野忠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