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2 10:43:56   来源:   点击:

    一. 概述

    用杵捣弄物体时与之配合的容器,在台湾原住民生活中是普遍的生活器具。传统原住民的杵臼通常是用来舂捣小米或米糕,而且通常是一天只捣弄一天所需的份量而已,这是因为榖穗较易保存(陈奇禄,《台湾土着文化研究》p.134),但有时杵臼也会用来舂捣其他东西,如以前的邹族用的一种揉皮方式便是以杵臼舂捣兽皮,使兽皮变软後便於缝制衣物(达西乌拉湾˙毕马,《台湾的原住民邹族》p.276)。种类可大致分为石制的石臼和木制的木臼二种。

    二. 石臼

    台湾的考古遗址通常只发现石臼,而今日原住民除了石臼外更常见木臼,这可能是因为木臼较易腐坏而不易留存导致。以南投的大坪顶遗址为例,该遗址被归类为石臼的石器乃选用有一较平整面的天然大石块,在该平整面打制出臼槽雏形後再加以磨制成形,所以形状与大小不一,六件中有五件石臼长度在45~68公分之间,宽则在32~47公分间,臼槽通常位在平面的正中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从6~18公分不等,深度约2~5公分,材质皆为砂岩,其中二件石臼分别有3和4个臼槽,其余三件则只有一个。剩下的一件体积较大,长宽为209公分及96公分,臼槽直径却只有4.5公分,深度则是5公分(邱敏勇,《南投县集集镇大坪顶遗址》p.298~299)。卑南遗址也有一件完整的石臼,长45公分、宽35公分、15公分高,臼槽则有10公分深。(连照美、宋文薰,《卑南遗址发掘1986~1989》p.151)现在的原住民也有石臼,以布农族族为例,他们的石臼质地坚硬,主要用途是舂米糕,但平时也可能拿来储水或装米,另外他们也有专门用来捣火药用的石臼(达西乌拉湾˙毕马,《台湾布农族风俗图志》p.157~159)。

    三. 木臼

    传统原住民使用的木臼形制和大小会随各族而不同,如泰雅族臼有细腰(臼的外部变细的部分,形状会有点像沙漏),邹族的臼无腰,阿美族则低腰,而即使是同一族,不同地域的臼也会有些差异(陈奇禄,《台湾土着文化研究》p.134)。一般用来捣弄谷物的大型木臼,其高度从20~60公分不等,口径约25~30公分,口深约10~30公分;另有一种是专门用来捣弄槟榔的小臼,通常是咀嚼力较弱的老者所使用,形状类似大型的木臼,高度约在10~16公分左右,口径约6~9公分,口深约4~8公分(陈奇禄,《台湾土着文化研究》p.136~137)。木臼皆是用一整块木头将中间挖空制成,为了减少使用时谷物因为舂捣的力道而跳出臼外的情形,通常会选用材质较软的木材制作(刘还月、李易蓉,《认识平埔族群的第N种方法》p.180)。另外有些较精致的木臼外侧还会有雕刻的图案作为装饰。

    参考资料

    1. 邱敏勇
    2. 1992 南投县集集镇大平顶遗址。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3. 连照美、宋文薰
    4. 2006 卑南遗址发掘1986~1989。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5. 陈奇禄
    6. 1992 台湾土着文化研究。台北市:联经
    7. 达西乌拉湾˙毕马(田哲益)
    8. 1995 台湾布农族风俗图志。台北市:常民文化
    9. 2003 台湾的原住民—邹族。台北市:台原出版社
    10. 刘还月、李易蓉
    11. 2001 认识平埔族群的第N种方法。台北市:原民文化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台湾医学会
下一篇:旧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