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知识 > 开山抚蕃

开山抚蕃
2011-12-02 10:50:51   来源:   点击:

    「开山抚番」是清廷在台统治末期(同治-光绪年间)持续推动的政治改革。此类政策目的实为防务,(注1)但政策的推动却开启了台湾的全面性开发,(注2)特别是清廷对台的族群治理思维的改变—将原住民逐渐收编在以汉人为主导的国家体系中。(注3)

    开山抚番首於1874年(同治13年)由沈葆桢提出。(注4)在此之前,清廷对台的族群政策采取消极隔离措施,在中央山脉西侧画定的汉番界线(土牛沟)以东为生番或归化生番所居之番界,清廷视为封禁之地,未设官治理。然此消极统治在清末,因外国势力屡屡进入台湾而面临挑战;尤其是同治13年,日本以台湾番地为无主之地为由,出兵攻打牡丹社,并迫使清廷签订赔偿条约後,清廷深刻地意识到台湾地位的重要性,遂能接纳当时奉命来台设防的钦差大臣沈葆桢的提案。所谓「开山」,除开辟道路外,还包含武装移垦;而「抚番」,则为促进番民汉化。此後清廷所派遣之官员,大体方针皆循此道;对於政策的设计,除沈葆桢外,主要的影响者尚有丁日昌及刘铭传,(注5)三者的政策重心也有所不同。沈氏初步工作为以军队武力进行之「开山」,计自自同治13年起至光绪元年,分北、中、南三路进行,建有苏澳-奇莱(花莲)、林圮埔-璞石阁(玉里)、赤山-卑南、射藔-卑南等线,沿途收编番社,完成台湾西部到东部的简单陆路通道。而为建立整个番地的经营体系,沈氏仿改土归流,将熟番划归普通地方官管辖;光绪元年则奏准废除越界入番禁令,开放番地租佃招垦及允许汉番通婚等。对於恒春及台东地区之番地更为积极,设置抚垦局,除招垦汉民外,亦对番人授产及设置义学以强教化。而於光绪初期来台的福建巡抚丁日昌,在抚番政策上,与沈氏不同,一方面特重番民教养—要求番民薙发穿衣、除广设义学外,还於番社设医施药;另方面有意强化中国社会的权力阶层—士绅,将政策的执行交由地方士绅设局办理。不过丁氏政策仅推行为恒春及埔里社一带。(注6)中法战後,台湾於1885年(光绪11年)建省,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湾所推行的新政中,开山抚番亦为其重要政策,相对於之前的主事者,刘氏的番政特重台湾北路及中路,於大嵙崁设全台抚垦总局後,刘并改革局内组织用人,使垦政系统运作井然;并设樟脑局作为辅助番政之机关;而一般垦务仍以士绅参议。同时,刘氏仍强调开路征剿为抚番首重工作,任内打通集集-後山水尾(瑞穗),开辟了台湾东西横越中央山脉的管道,并於1888年(光绪14年)秋谓全台归化番社达八百余,含社众十五万八千多人。(注7)

    然而,限於诸多因素,如人事派系纷争、清廷财政短绌,许多政策随着人息政亡,直至清领台末期,皆未能达到对台湾原住民进行全面性的有效治理。

    不过,就开山抚番政策的整体面向来看,对原住民生活各个层面仍具影响:在政治上,接受清廷招抚後,原来的独立部落,被收编为清帝国之基层行政位,使部落主权受到抑制;尤其在经济上,由原来的自给自足而渐转成为依赖型的经济体系,且因为与汉人交流的增加,农业技术和火铳武器的导入也大幅增加。(注8)开山抚番并没有对原住民达成有效的治理,各地的番社常因原有领域被汉人或官兵侵扰而屡屡起事,造成清廷更多的负担,(注9)然而,这却是主政者开始意识台湾地位重要性,以及全面性治台政策的开端。

    注释

    1.伊能嘉矩(1994[1928]: 341); 杨燿鸿(1996: 3)。

    2.杨燿鸿(1996: 69)。

    3.杨燿鸿(1996: 4)。

    4.沈葆桢(1997[1892]: 2)请移驻巡抚摺(同治13年11月15日);沈葆桢、潘霨,奏请台地善後势当渐图番境开荒事关创始请旨移驻巡抚以专责成摺(同治13年11月11日) ,收於沈景鸿等编(1994: 1854, 1856)。

    5.李国祁(1975: 5)。

    6.李国祁(1975: 8)。

    7.李国祁(1975: 11);刘铭传(1997[1904]: 20)。

    8.杨燿鸿(1996: 159-163)。

    9.如:刘傲曾於其书 巡台退思录 中,多次提及开山抚番为「侈谈」,造成「滥赏」及「耗费」。亦「因漫无章法,徒事敷衍,利少而害多」;「番民旋赏旋叛,以至开抚有名无实」。

    参考资料

    1. 伊能嘉矩(1994[1928])台湾文化志 下卷。台北:南天。
    2. 沈葆桢(1997[1892]),福建台湾奏摺。台湾历史文献丛刊(清代史料类第二辑)。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3. 沈景鸿等编(1994)清宫月摺档台湾史料。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4. 李国祁(1975)清季台湾的政治近代化--开山抚番与建省(1875-1894)。中华文化复兴月刊8(12): 4-16。
    5. 杨燿鸿(1996)清末在台民族政策研究(1875-1885)。国立政治大学民族系硕士论文。
    6. 刘铭传(1997[1904]) 刘壮肃公奏议。台湾历史文献丛刊第2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7. 刘璈(1997[?]) 巡台退思录。台湾历史文献丛刊第21种。台湾经济研究室编。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长滨文化
下一篇:长老教会三大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