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去寻
2011-12-02 10:54:17   来源:   点击:

    高去寻先生,河北省安新县人,字晓梅。生於民国前二年(1909)七月,卒於民国八十年(1991)十月,享年八十二岁。高先生生於安新县南冯村六吉堂望族,为耕读世家之子,家中排行第三。其父为前清廪生。自幼聪颖,好游泳,故身体壮健。民国十二年入河北省立第六中学就读,民国十六年毕业後任小学教师一年。民国十八年入北京大学预科,二年後转入史学系,特别爱好铜器、金文,故其毕业论文以山西运来之青铜器为材料,撰写出《李峪出土铜器及其相关之问题》一文,文中纠驳西方认为李峪出土铜器为秦器之谬误。

    民国二十四年秋参加殷虚第十二次发掘,即西北岗第三次发掘,当时由梁思永先生领导其工作。高去寻先生在田野中被称为「高老九」,其称号来自於「考古组十兄弟」,所谓的考古组十兄弟是指按照进入考古组殷虚发掘工作的时间而排行的十人,依序为李景聃先生、石璋如先生、李光宇先生、刘燿先生、尹焕章先生、祁延霈先生、胡厚宣先生、王湘先生、高去寻先生、潘悫先生,因先生排行第九,因而称之。此次发掘为殷虚发掘的最高峰,但由於高先生为新手,所以被派往东区发掘小墓。民国二十五年参加殷虚第十三次和第十四次发掘并发掘大司空村南地,由於此地盗掘频繁,因此参加每次的夜里出巡。民国二十六年春参加殷虚第十五次发掘,此次发现许多的重要墓葬,如M331、M333等,此次发掘後,因时局的动荡不安,安阳殷虚发掘工作就此停止。

    来台之後,先生曾任中研院研究员、院士、史语所三组主任、台大考古人类学系教授等职位。也曾至哈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於1978年8月至1981年7月间任史语所所长。

    民国三十八年高先生参与李济先生主持之埔里大马璘遗址发掘,民国四十三年梁思永先生过世,高先生受命整理梁思永先生西北岗报告的未完稿,但由於时间的磨损,许多报告内的资料需要修改、填补,部分图稿也因时间而褪色,难以辨识;再加上梁先生的报告多是用其自己的草书书写,因此辨识字也就需要一些时间,所以高先生终其一生的与之奋斗,最後完成了《侯家庄》一书。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鲁王(朱以海)
下一篇:凤梨山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