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
2011-12-03 14:15:00   来源:   点击:

    有人说,轿子是一种不用车轮的车,或者说,就是把车轮换成以人来抬的方式,就称为轿子。据史书记载,轿子的雏形远在下朝时就已经存在,《尚书?益稷》中,曾继续大禹治水自称:「於成四载,随山刊木。」「四载」当中,就包括原始的轿子。对此《史记?夏本季》中也有类似的记载。1978年,在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开掘的春秋战国古墓中出土了三乘肩舆(轿子古名)。它们制作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式两种类型,这说明了在此之前,肩舆已有了一段较长的发展过程。

    从先秦到两晋时期,虽说轿子还不流行,但统治阶级主要还是乘车外出。如果从地区来看,在南方交通不便的山区中,轿子的普及较北方平原为快。但直到唐朝,肩舆除了帝王乘坐外,一般还仅仅为老弱妇孺及官员乘坐。

    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或显轿,一种是上帷子的暖轿,又称暗轿。不同的官品,在轿子的形制类型、帷子的用料颜色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另外,轿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称「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为「官轿」;人们娶亲所用,装饰华丽者称作「花轿」。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两人抬便轿,官员所成的轿子则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

    乘轿者安稳舒适,可是抬轿的人却苦不堪言。在封建社会,轿夫同其他人民一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轿夫的劳动又苦又累,挨打受骂,还经常出交通事故。抬轿子讲究抬得稳、走得快,所以训练有素的轿夫是专门的职业。尤其是四人抬、八人抬官轿的轿夫,必须有高超的技术和充足的体力。

    近代人们一般已不用这种以人力代步的交通工具了。随着封建社会的推翻,以及科技不断进步,除了在某些传统婚礼场合上能看到花轿外,这种耗费人力的交通工具以为时代所淘汰。

    参考资料

    1. 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p.53-57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送头尾
下一篇:农历七月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