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邪
2011-12-03 14:26:44   来源:   点击:

    端午节驱除恶气、毒虫、邪祟等习俗。《礼记?夏小正》:「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因为端午与夏至关系密切,传统的阴阳理论认为,夏至後炎热的天气会伴随萌发阴邪之气,因此这一天的许多习俗都具有驱邪意义。驱除邪祟的行事多在阳气正盛的午时进行,如打午时水,就是相信饮用端午当天午时所汲取的井水(或泉水、河水等活水),有驱邪治病的功效。午时联是端午应景的对联,在午时张贴,常见多以菖蒲、艾草的驱邪效果为主题,如「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蒲龙献瑞,艾虎呈祥」等。菖蒲、艾草和午时联一样,都是端午节吊挂在门上的驱邪物,也有人在门上插榕枝、仙丹花或龙船花。台湾谚语「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正是说明积极驱邪後,就有受福佑康健的可能。

    由於盛夏虫蚁活动频繁,所以端午所驱、所避的对象也包含各种毒虫。旧时有饮雄黄酒、在小儿额头上以雄黄酒画王字、以雄黄酒洒在屋角的习俗;也有人在家宅四周贴「五毒符」,就是为了驱避虫蚁。五毒是指蛇、蠍、蟾蜍、蜥蜴、蜈蚣,据说五毒处於同一空间时反而相安无事,因此衍生出贴五毒符可以避免受到这些毒虫叮咬的习俗。也有人将各色药材燎在炭火上,用药气薰蒸屋宇,除消毒空气外,也有驱虫的效果。

    还有一些无以名之的邪祟,仅能以模糊的邪、魔等词来代表,如另一种端午常见的驱邪图就是锺馗降魔,以锺馗作势举剑的形象来震慑、驱赶小鬼。锺馗降魔图有时也与五毒符结合,在锺馗的背後画上五毒,一举驱逐无形的邪祟及有形的毒虫。

    因为儿童的秉气较为虚弱,更需要在端午这个集中驱邪的日子有特殊的保护。所以此日除家宅悬挂驱邪植物外,儿童也会佩戴含有驱邪植物的香包,香包中散发的药气,既驱逐邪祟也防蚊虫叮咬。

    中文关键字: 香包 , 驱邪植物 , 五毒符

    参考资料

    1. 嵇童。1999。〈压抑与安顺:厌胜的传统〉。《历史月刊》,132:28-35。
    2. 李丰楙。1999。〈煞:一个非常的宇宙现象〉。《历史月刊》,132:36-41。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顺月(临盆)
下一篇: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