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民族知识 > 噶玛兰族

噶玛兰族
2011-12-05 20:56:28   来源:   点击:

    噶玛兰族18世纪前原居於兰阳平原,十八世纪末期,汉人大量移垦兰阳平原,与噶玛兰人发生许多激烈的冲突,造成噶玛兰人於1854年之後陆续迁移至花莲和台东地区。花莲县丰滨乡新社村的噶玛兰人聚落,是现在噶玛兰人较集中的地区。根据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的统计资料,截至2006年1月,有办理户政统计的噶玛兰族人共913人,其中有507人居住在花莲县。这群噶玛兰人仍保有传统语言,并编印噶玛兰语辞典等教材,做为乡土教学之用。

    关於噶玛兰族的起源地,至今尚未有一个定论。不过从其口传故事Sanasai传说的内容可以得出「南方岛屿漂来」的推论,并且,他们的祖先与哆罗美远人、立雾溪流域猴猴人(甚至太鲁阁人)、东北角马赛人等的祖先,具有同源的关系。他们之所以在台湾分化成不同的族群,是因为迁徙到台湾的时间不同。

    噶玛兰族是在距今大约二千年前迁入宜兰平原,主要分成二支,分别在兰阳溪的南边和北边各自发展。一支在三貂角登岸,经由头城进入宜兰,以打马烟社为首,形成溪北各社;一支在兰阳溪口登陆,以加礼宛社为首,形成溪南各社。当初登陆三貂角的噶玛兰人自称Basai(马赛),Kavalan(噶玛兰)则是进入宜兰平原之後才产生的自称。

    进入宜兰平原的噶玛兰人,以滨海地区为根据地,逐渐向内陆发展,多集中在海拔五至十公尺的海岸地带居住,聚落型态是采取近河的小型集村。为了适应低湿的地理环境,他们的居住空间以干栏式房屋为主。噶玛兰人天生乐水,喜欢滨水而居,也是一支擅水的民族,其居住、饮食都与宜兰平原的水系脱离不了关系。

    十八世纪末(乾隆末年),汉人开始入垦宜兰平原,这股入垦的潮流在十九世纪初(嘉庆初年)达到高峰,紧接着清政府将宜兰纳入版图,使得噶玛兰人在宜兰平原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尽管清政府为保障噶玛兰人生存而设计出「加留余埔」土地制度,但仍无法遏止汉人占垦噶玛兰村落土地,於是噶玛兰村落从稳定的传统社会文化状态开始迈向动荡不安之途。

    由於受到汉人在文化和经济上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从十九世纪中叶(道光年间)开始,噶玛兰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在此族群扩散过程中,噶玛兰人除在宜兰平原境内开拓了头城、苏澳、三星等地区的分布空间之外,也南下花莲平原,在台湾东部开展出新的族群空间。其後,在花莲新社落地生根的噶玛兰人,甚至成为噶玛兰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中坚,是今日噶玛兰复振、正名运动中最坚强的一股力量。从1980年开始,噶玛兰人就展开寻根及正名运动。经过长久的奋斗,总算紧接在邵族之後,於2002年被官方正式认定为原住民的第十一族。

    在噶玛兰族的文化特质中,织布是其最具特色的一部份。噶玛兰人的织布在其物质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其过去还未接触汉人的传统社会中。其衣物来源主要是靠家里的女人从事手工织布而来。织布在当时的噶玛兰社会具有相当的经济交换价值,可以用来赚取财富。所织的布也被当作财产一般,死後由母亲遗留给子女。织布器具也专属於女人,女人的织布工具变得很神圣,平常不能随便拿出来,男人更不能碰,这是一种社会禁忌。

    噶玛兰人所用的织布机和台湾其他的南岛民族十分相似,从这一点来看,可以知道他们在物质文化的发展上是很接近的。而在织布材料方面,兰屿的达悟族与琉球群岛的原住民,跟噶玛兰人一样,都是使用香蕉纤维来织布,称做香蕉布。噶玛兰人现在用来织布的香蕉茎是牙蕉,就是一般大家所称的香蕉。另一种是芭蕉,但因其纤维不及牙蕉韧,所以很少用芭蕉。

    参考资料

    1. 国立编译馆主编《台湾原住民文化基本教材》Pp.43-56,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
    2. 张振岳,《噶玛兰族的特殊祭仪与生活》,台北:常民文化,1998。
    3. 詹素娟,《族群、历史与地域:噶玛兰人的历史变迁》,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水入侵
下一篇:国光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