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宗教知识 > 《战後台湾汉传佛教史》

《战後台湾汉传佛教史》
2011-12-03 09:14:50   来源:   点击:

    (1945~2011)关於《战後台湾汉传佛教史》一书的新诠释概念:?从双源汇流到逆中心互动传播的开展历程」

    本书全名《战後台湾汉传佛教史:从双源汇流到逆中心互动传播的开展历程》(台北:五南,2011),是一本由中华民国教育部补助建国一百年让学术诠释历史专题计画(A类:宗教学门)的合着论文集。

    此书是由江灿腾负责主编,但实际执笔的作者,共有三人,即:江灿腾、侯坤宏和杨书濠。在附录中,本书又增补了1.〈战後台湾佛教如何运用大众传媒(江灿腾)〉、2.〈佛教弘誓学院创立简史(释性广)〉、3.〈财团法人觉风佛教艺术文教基金会(释法玄)〉、4.〈中华佛教寺协会的创立及其业务功能(林蓉芝)〉共四种最新的资料说明和诸多相关活动。

    尤以其中的後三者,主要是关於1987年台湾正式政治解严後,才相继崛起的几个台湾本土重要佛教组织之说明:而彼等都是当代台湾佛教组织中,具有极大代表性的组织成员和相关图文资料的提供者。所以,本书内容的丰富多元,堪称历来之最。

    至於此书全部的十三篇撰述,在将近五十五万字的相关图文内容中,主要就是针对二战後在台湾本土佛教文化与社会关怀的发展及其实践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开展或在地转型的相关历程,提出最新综合性研究成果的专业报告,并进行新研究视野的诠释建构和针对台湾当代佛教本土主体性确立的佛教史学新论述,乃至对其所具有的现代区域性佛教社会文化史的多元创新及其相关思想特色所展开的深度现代书写。

    在本书中,所谓「中华汉传佛教」,是对「中国汉传佛教」一词的当代新界定,是具有超主权争论作用的中性学术用语,也是本书三位作者基於当代两岸政治局势发展现实的相应真实治学理念之表现。而本书中所要从事新诠释建构的「在地转型史观」之思维逻辑出发点,和贯穿全书的相关论述主轴线,就是由此新界定的中性学术用语来导引的。因而,书中所采取的诠释史观,就是以战後台湾本土?中华汉传佛教」为探讨的主要对象,尽全力说明它在1949年的?「双源汇流」之下,逐渐朝向?在地转型」与?多元创新?的高度发展、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出色的社会表现为例,来论述其中主要是和现代佛教区域性社会文化变革及其思想特色的相关问题。但是,何谓?双源汇流?呢?

    此一「双源汇流」的诠释观念,其实是参考杨儒宾教授的2010年国科会「百年人文传承大展计画」的〈摘要〉说明原始说明,其要点可摘录如下:

    一、在台湾纪念中华民国百年,有极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一九四五年以前,台湾在法理上不称中华民国,它与中华民国是平行的发展线。一九四九年以後,台湾属於中华民国,但做为原来中华民国地理主体的中国大陆却另立政权,从国际的政治观点看,?中国?这个概念分裂了,?中华民国?与国际政治认定的?中国?也是平行发展的两条线,?中华民国?的实质内涵反而与?台湾?高度重叠。百年的?中华民国?具有复杂曲折的内涵,其领土、人民、国际承认各方面都历经急遽的变迁。这种复杂的结构是中国境内其他地区罕见的,这也是?中华民国─台湾?最特殊的构造。?中华民国─台湾?的复杂内涵在百年人文学术的传承上,反应得更加凸显,台湾的学术异於其他华人地区者,在於此岛屿的学术源头不是单元的,它明显的具有中、日两国的源头。

    二、做为满清帝国最早进入现代化的一个省,这个岛屿的成员基本上是由汉人与少数原住民组成的,其原始的学术表现不可能不奠立在以汉文化为主轴的基盘上展开;但身为最早被编入日本帝国的这块殖民地,其殖民母国乃是近现代欧美地区外最早也是最成功仿效现代学术体制的国家,所以台湾的现代性学术机制也不可能不受到日本强烈的塑构。一八九五年台湾被并入日本後,台湾被迫参加了日本的现代化行程,这种殖民地现代化的规模极大,其变迁是结构性的,学术的现代化是其中极重要的一环。论及人文学科的现代化,一九二八年成立的台北帝国大学是个指标性的事件,在此之前,帝国日本在语言调查、人种调查、风俗习惯调查方面虽已投进不少人力物力,但直到争议中的台北帝国大学成立後,整个现代学术的机制才有明显的座标作用。

    三、到了一九四九年,随着史无前例的大移民蜂拥而至,也随着史无前例的大量文化学术机构渡海而来,学术生态丕变,台湾学界不可能不重新接上一九四九年之前中国大陆的学术传承。

    四、而中国大陆的人文学术研究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之交建构现代的学术机制时,通常也会参考日本的经验,至少在草创时期,我们明显的看到现代日本学制的影响。中国在十九世纪末後有股「以日本为师」的风潮,它给现代中国人文学术的传承烙下极深的印痕。然而,现代日本在打造现代性的国家、国民、学术时,它所凭藉的思想资源往往来自於传来的中国文化,比如朱子学提供的概念系统,即以曲折的方式进入了现代学术术语之林。台湾处在中、日两大政治势力交锋的前缘,它的历史命运很明显的深深烙上中、日两国文化的影响,但台湾人文学界的两个源头却远比字面所示的要复杂。

    五、双源头的概念之复杂远不仅在源头处的?中?、?日?两词语的文化内涵互文指涉,更在於一九四九年之後的『中华民国─台湾』的人文学术发展迥异於以往的阶段。

    但是,除了上述?双源汇流?之外,由於当代两岸的佛教交流,已极为频繁的互动,所以在本书中,也首次采用了?逆中心互动传播?新诠释概念,类比於当代台商的大举相继西进,大展其源自?台湾经验?的经营长才,并不断缔造出惊人的业绩成就。因此,战後台湾本土?汉传佛教」的相关论述史学诠释的辩证开展,已从原先「边陲佛教」的长期被动接受状况,到当代已可以逐渐反转过来并明显地已出现所谓?逆中心互动传播?之两岸新交流模式。

    因此,台湾师范大学张崑将博士,也为此特撰写?导读?此新诠释概念,冠於全书内容之前。其要点认为:

    一、本书所谓的「双源汇流」,系以一九四九年为关键分割点,前此系指明清时代由大陆传入台湾後,已逐渐在地化的?中华汉传佛教?源流,我们可称此为「前源流」或「旧源流」; 而在一九四九年,随着国民党军队大举跨海逃难到台湾发展的?中华汉传佛教?的一股大陆源流,我们可称为「新源流」或「後源流」。如果用海洋波浪的比喻来说,「前源流」有如风和日丽的浪波,「後源流」则有如狂风暴雨的「海啸」。以上两股新旧源流在一九四九年後相互汇流和不断辩证发展,逐渐构成战後迄今台湾本土?中华汉传佛教?的新主体,而这个经过在地化转型的「新中华汉传佛教」,正逐渐以其边陲的「逆中心互动传播」之方式,注入与影响大陆中心的汉传佛教之性格。由此,我们可从「边陲」与「中心」的关系互动来进一步思考这个「逆中心互动传播」所要呈现的新意义。

    二、 台湾在日本殖民时代以前,向来都属於地理与文化的边陲,向来不从「中心」的角度思考,反而比较擅长从「边陲」的角度来看中心。但是这个所谓的「边陲」至少在近现代的东亚历史经验中,有两个时代是让「边陲」有机会成为很有特色的「边陲」而不再只是「边陲」而已。此即是日本殖民台湾时以台湾作为南进基地,从而使台湾成为东亚环地带的「中心」地理位置;同时,台湾在1949年国民党军民撤退到台湾之际,挟着各省菁英与文化,在同一时期来到台湾,顿时让台湾一度从「边陲」而成为「中心」,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历经文革之际,台湾俨然就是文化中国的代表者。

    三、 那麽,为何不说「回心」或「回转」或「互为主体性」而说「逆中心」呢?本书作者似有强调「主体」的「逆反性」,在这个「逆反性」中,一方面除有「回心」的作用,另方面更有在「回心」的过程中展现自己强烈的「主体性」。职是之故,此书提出所谓的「逆中心互动传播」的诠释方法论,指的是作为边陲的台湾,在近现代百年的独特历史发展中,已经迥异於「原中心」,同时也藉着回反原中心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逆向性,可谓既向心却又离心,既近乡又情怯,展现其复杂的主体性。

    四、. 而这样的「逆中心」当然有其历史氛围与背景,如本书第三章指出1949年的「难民潮总体规模之庞大和彼等在其後所造成的实质整体影响之深远,纵使将明郑三代在台经营与清代二百多年间汉人多次相继东渡来台的总人口合计,也未必能够与之相比。」这股庞大的难民潮是注入台湾文化作为「逆中心互动传播」的最大波动的起源,由此,我们看到第三章「战後台湾本土新汉传佛教的在地转型与多元创新开展」,了解到汉传佛教在台湾解严前後的「发展过程」中,从被打压到组织茁壮,迄今的四大道场相继崛起与多元发展现象的形成,使汉传佛教在台湾有了「新义」,更展现其多元创新的意义。

    五、 因此,我们将发现此书所提的「逆中心的互动传播」诠释概念,触发我们从「边陲」思考「中心」的诠释意义,至少有几项特质:其一,就是因为地处边陲,所以习惯从「边陲」看「中心」,往往可以得到「中心」史观所不易观察到的视野或论点。其二,从「边陲」与「中心」的关系思考中,促发我们联想到「谁不是中心」或「谁不是边缘」的问题,呈现「既边陲又中心」的特质。例如北京相对於中国各省是「中心」,但北京相对於世界权力中心的纽约,则又属「边陲」,因此「边陲」与「中心」的关系是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而被定位的。

    对此的回应是,本书作者最後特别提到:

    一、.撰述本书的最大用意,正如先前所见,就是提出具有当代典范性的佛教实例和说明其中各项灿然佛教文化结晶的指标性作用。

    二、 因而,本书撰述全文内容的应时出现,可以说,既是对前辈僧尼们早年生涯事业伟大成就的多方礼赞、或高度崇敬,同时也是对其历史作用的无情批判与深刻反思。  

    中文关键字: 战後 , 台湾 , 汉传佛教史 , 逆中心 , 双源汇流

    英文关键字After the war , Taiwan ,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 Against the center , Dual-source convergence

    参考资料

    1. 江灿腾,《战後台湾汉传佛教使:从双源汇流到逆中心互动传播的开展历程》,台北:五南,2011。
    2. 杨书濠,《从戒严到解严——中国佛教会在台湾政教关系中的挑战与发展》,台北:中国佛教会,2010。
    3. 阚正宗,《中国佛教会在台湾——汉传佛教的延续与开展》,台北:中国佛教会,2009。
    4. 中国佛教会主编,《中国佛教会复会六十周年论文集》,台北:中国佛教会,2009。
    5. 郑志明,《台湾当代新兴佛教》,嘉义:南华管理学院宗教文化中心,1998。
    6. 阚正宗主编,《台北市佛教会六十周年特刊》,台北:台北市佛教会,2007。
    7. 阚正宗,《台湾佛教史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8. 阚正宗,《重读台湾佛教:战後台湾佛教(正、续编)》,台北:大千佛教出版社,2004。
    9. 释本善,〈战後台湾佛传授教三坛大戒之研究(1952-1987)〉,中坜圆光佛学研究所论文,2008年6月。
    10. 陈清香,《台湾佛教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11. 释果玄,《台湾佛教天台宗传播史》,台北:南天书局,2006年。
    12. 释禅林,《心净与国土净的辩证——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大辩论》,台北:南天书局,2006年。
    13. 辛世俊,《当代台湾佛教与政治》,台中:太平慈光寺,2006年。
    14. 梁湘润,《梁湘润上人回忆录》,台北:行卯出版社,1995年。
    15. 释永芸主编,《跨世纪的悲欣岁月:走过台湾佛教五十年写真》,台北:佛光文化事业,1996年初版。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庄林续道藏》
下一篇:《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