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宗教知识 > 保仪尊王

保仪尊王
2011-12-03 09:06:52   来源:   点击:

    保仪尊王即唐代张巡,民间常把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两者混淆,其实二神系指张巡、许远,并非同一尊神,而许远即保仪大夫。在台湾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又有许多其他称号,如:尪王、尪公、尪元帅、汪公或红公、翁公、武安尊王、尊王公、大使公、大使爷等不同称谓,一般民间祭祀上多将两者一同供奉,所以祭拜他们的庙常通称为双忠庙。

    张巡,邓州南阳人,生於唐中宗景龙3年,通晓群书,开元年间中进士,出任清河县令,治绩斐然。许远,杭州盐官人,亦为景龙3年生,为人厚实,文武兼备。两人在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城,最後睢阳城陷,张巡和许远被敌将所抓,因忠於唐不愿归降而被杀害。安史之乱平定後,唐肃宗下诏於睢阳立双庙祭祀以纪念两人忠义精神,这也是双忠崇拜之始。

    台湾供奉保仪大夫的庙宇中最为人所知的为台北景美的集应庙,景美集应庙创建於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约400年前,福建安溪人移民来台北开垦,因大部分都是茶农,所以选择文山这个潮湿的山丘地种茶,同时带来他们的乡土保护神:保仪尊王、保仪大夫、清水祖师等神明。那时安溪人主要是高、张、林三大姓,随着时间进展,人口逐渐增加,开垦土地从景美一直拓展到木栅、深坑、石碇乡,供奉安溪乡土神明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就将集应庙拓展成三座,分别是现在景美市场内的高氏集应庙、武功国小附近的林氏集应庙及木栅国中对面的张氏集应庙。

    参考资料

    1. 范纯武,《双忠崇祀与中国民间信仰》(台北:国立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
    2. 台北文山区公所网站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佛光山寺
下一篇: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