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宗教知识 > 淡水福佑宫

淡水福佑宫
2011-12-03 14:34:28   来源:   点击:

    福佑宫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西元1782年),至嘉庆元年(西元1796年)落成,是淡水现存最古老的庙宇,捐建者涵盖了泉州三邑(晋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兴化、永定、漳州、以及粤东潮汕或嘉应州的客家人士,沪尾港当时为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台北盆地之登陆港,能汇聚如此多不同籍之人士捐献,多少反应了当时各地人士对妈祖的信仰是一致的。,也是昔日渡台来沪尾移民之共同信仰中心与商务舟楫往返之枢纽,庙中主祀航海女神妈祖,俗称妈祖宫。主祝天上圣母,今庙则是嘉庆元年(西元1896年)重建,已被列为三级古蹟。福佑宫是淡水街的发展中心,古时由淡水街民、船户所建,依山面海,与对岸八里天后宫有风水消长之传说。

    相传中法战争时,此宫之妈祖也曾显神力助战,经巡抚刘铭传曾奏请光绪皇帝微赐「翼天昭明」匾额,现今仍悬挂在正殿,为庙中宝物之一。福佑宫殿宇古苍,和所有庙宇一样,燕尾高耸,前有山门,雕刻细腻,进入正殿,有嘉庆2年「天上圣母」、「水德杨灵」及道光20年的「惠风法雨」古匾,殿右陪祀观音佛祖,左方则是水仙尊王。东西墙壁前各有10个金身神仙,西壁是云晟、力风、飞钹、伏虎、开心、梁武、伏婆、长眉、目莲和主神,东壁是降龙、进果、佛陀、进香、多利、志公、夜多、道悟、布袋和主神。福佑宫,两侧街市是淡水最早的街道,由它的位置,可以看出早期淡水发展的情形。庙前的这一条「中正路」,又叫「下街」在清朝末年称做「沪尾街」,往东是为「公馆口」,是因在嘉庆年间有何姓望族,在今公馆口兴建了一座四合院,用来堆置谷物,接待亲友并充当交易商货之所,往西叫做「新店子」,以前是洋人居住活动的地区。如今经过二百多年世事全非,但是「福佑宫」依然屹立在老街,「妈祖娘娘」眼睑下垂俯视着芸芸众生,保佑着淡水的居民和四方游客。

    福佑宫历经多次重修变迁,仍保留传统风貌,庙内石雕朴实浑厚,木雕及妈祖、千里眼、顺风耳之塑像水准更是非凡。在福佑宫前殿之右侧内墙,嵌有一极具历史价值的石碑,於嘉庆元年(西元1796年)所立,高约90公分,宽约45公分,碑名为「望高楼碑志」。「望高楼碑」能让今人了解早期沪尾之社会状况与淡水河运关系密切;古物保存更是不少,是研究淡水港埠发展及沪尾街形成之珍贵文资产。

    望高楼是台湾最早的灯塔,位於淡水河口北岸沙仑西北岬。约在清乾隆末,有船只将淡水港入口 东北处之沙汕误认为泊港,而遭不测。故淡水街人士在沙汕附近建一望高楼灯塔,以利黑夜时,指示船只向灯塔的南边进港。入港的船只皆至福佑宫捐献香油钱,除祈求平安外,也用为购置照明用的油火,与支付守楼雇工的费用。寺庙在传统社会的公共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於此可见。

    参考资料

    1. 淡水古蹟园区http://www.tshs.tpc.gov.tw
    2. 八庄大道公http://www.918.org.tw
    3. 台北旅游网http://taipei.mmmtravel.com.tw
    4. 公共图书馆资讯服务网http://plisnet.ntl.gov.tw/09a-1.asp?link_id=506&id=85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淡水清水岩
下一篇:清海无上师世界会